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信息化發展報告(2022)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發展》(以下簡稱“報告”)發布出版,此報告以新型城市發展為主題,多維度深入解讀和呈現當前我國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發展應用現狀,系統總結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智能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智能化城市安全管理、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城市綜合管理服務、智慧社區、智能制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信息化應用場景、應用流程、應用效果和應用案例?!秷蟾妗酚勺》亢统青l建設部信息中心牽頭,聯合部分省廳領導、“新城建”相關領域專家、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軟硬件服務提供商及優秀企業共同撰寫。《報告》中雙智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基礎設施,交通基礎設施以及智能公交板塊由希迪智駕主導編寫。
01
雙智背景下的城市基礎
汽車產業逐漸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服務化轉型,是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正推進基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基礎設施建設,以更好地服務于人民出行和城市治理。兩者在智能化大趨勢下形成協同交點。首先,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需要智慧城市提供智能基礎設施和應用場景;其次,智慧城市建設需要智能網聯汽車作為牽引力和數字化終端;最后推動雙智協同發展可發揮1+1>2的綜合效益,打造新的產業體系,加強數字社會建設。
#交通基礎設施
交通基礎設施是雙智建設重要的一部分,通過交通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裝載的視頻、激光、毫米波雷達等感知設備交互,可支撐構建車城感知體系。雙智背景下的交通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交通流量采集、道路視頻監控、路口信號控制等傳統感知設備,以及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電子標識、信源感知等新型感知設備,支撐實現道路交通狀態的全息感知。
交通基礎設施以路口為關鍵節點進行部署,城市路口主要分為十字路口和丁字路口。基于此基礎,希迪智駕在《報告》中提出了交通基礎設施部署方案。
十字路口一般交通參與者數量大、種類繁多,結合十字路口特性和周圍路段交通參與者行為全息感知的需求,需要在每個進口方向的桿件上各安裝攝像機毫米波雷達和激光雷達進行事件感知和融合,依靠這兩種感知設備實現路口、周圍路段交通參與者行為感知和判斷,若路口存在遮擋,將適當增加 RSU 數量。
十字路口部署方案
結合丁字路口的特性和周圍路段交通參與者行為全息感知的需求,需要在每個進口方向的桿件上各安裝攝像機、毫米波雷達和激光雷達進行事件感知和融合,依靠這三種感知設備實現路口、周圍路段交通參與者行為感知和判斷,同時,激光雷達的引入,也可以對體積更小的障礙物實現更精準的感知和發布。
丁字路口部署方案
02
智能公交
在雙碳戰略的驅動下,公共交通工具在城市交通中賦予了更多使命,承載著智慧交通與智慧城市發展的強大助推器。智能網聯的興起為公共交通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秷蟾妗分赋?,主動式公交優先的智慧公交,通過對公交車輛及交通信號燈進行網聯化的改造升級,運用基于C-V2X的車路協同技術,使得公交車輛擁有與路通信的能力,能夠在交叉路口享受優先通行的權利。
此方案由希迪智駕首創,充分利用數據和技術賦能公交行業,從解決行業痛點出發。以“快速、準點、聚客”為目標,將“公交開成地鐵”,同時將環保低碳的行為方式融入公交行業數字化轉型布局中,倡導和鼓勵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打造以人為中心的公交新模式。
除了此報告之外,希迪智駕主導撰寫了眾多智能網聯行業標準和準則,并于2021年和騰訊聯合共同編寫《“智慧城市+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 智能網聯精準公交解決方案白皮書》。同時,主動式公交優先解決方案也被《2022年度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年度研究報告(2021)》等報告作為提高通勤質量、建設雙智協同發展的典型示范案例收錄。